普托马尼在作用机制、治疗效果、安全性和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给药方式等方面都与其他传统抗结核药物有所不同,这些特点使其成为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重要选择。
针对耐药结核病:普托马尼主要用于治疗耐药结核病,包括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在临床试验中,普托马尼联合贝达喹啉和利奈唑胺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耐药结核病患者时,痰培养阴转率高达89%,显著高于传统治疗方案。
缩短治疗时间:传统耐药结核病治疗方案通常需要1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普托马尼联合治疗方案有望将治疗时间缩短至6个月。
独特的作用机制:普托马尼是一种硝基咪唑并噁嗪类药物,其作用机制包括在有氧条件下抑制结核菌的蛋白质和脂质合成,以及在无氧条件下通过产生一氧化氮(NO)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从而减少细胞内的ATP浓度。这种机制使其对处于静止状态的结核菌也有杀菌作用。